第606章 传道授业(2 / 2)

曹睿点头:「身为大儒当然要福泽乡梓,昔日卢侍中之父大儒卢植在洛阳办学,幽州的刘备丶公孙瓒等人不是都能入学吗?五人略有些少了。」

「是。」王肃应了一声。

曹睿嘴角略微扬起,微微跺了跺脚:「王卿,此处有婢女否?」

王肃倒是没什麽表情变化,倒是他身后的夏侯玄与和逌齐齐变了脸色,互相对视了一眼。今日陛下的确反常!

「臣家中敦敦睦睦,因而并没有婢女在此。」王肃从容答道。

曹睿道:「也是,王卿是个脾气好的。」

王肃馀光扫到身后众人的神情,笑着说道:「陛下,臣看散骑侍郎们似乎未解陛下圣意,臣自请解说一番。」

「可以。」曹睿点头应道:「王卿只教学而不解惑吗?」

王肃答道:「解惑的少,多是每日讲经时解释义理。」

曹睿徐徐说道:「师者,所以传道丶授业丶解惑也。依着朕看,与王卿相似的例子不少,只传道和授业,却不解惑,就连太学也是这般。」

「王卿,何为悟性?」

王肃想了几瞬:「举一反三丶触类旁通为悟性。」

最⊥新⊥小⊥说⊥在⊥⊥⊥首⊥发!

曹睿道:「有人悟性好,自学便能成才。有人悟性差,资质平庸一些,需尊长结果方能释疑。」

「以朕来看,传道丶授业丶解惑这三件事应当并重。王卿改一改,朕再让太学也一并改上一改。」

王肃拱手应道:「陛下方才所言虽仅只一句,却有让臣瞬间顿悟之感。传道授业解惑,臣确实遗漏了解惑一事。」

「不过,恕臣直言,在此之前似乎所有名师大儒都未拿解惑当成正事来论,都是自行讲解,全看学生资质。今日自陛下之言开始,全天下的学子都要受到恩惠了。」

「陛下圣明!」王肃躬身行礼。

「好。」曹睿轻笑一声:「正堂朕就不进去了。王卿家里朕来过数次了,士子们正在进学,那就去其他地方坐一坐吧。」

王肃犹豫了几瞬,压低声音说道:「陛下,臣书房简陋,但尚有座位可坐。不若请陛下移步到臣书房中去?」

「好。」曹睿开口应道。

王肃一边走着,一边给散骑侍郎们讲解了起来:

「方才陛下与我论及的乃是一桩旧事。昔日郑玄郑康成在东莱郡家中治学,学风日盛,数百人往来家中读书。郑玄好风雅,家中婢女亦能通晓《毛诗》。」

「一日郑康成发怒责罚婢女,使其长跪于家中正堂阶前。另一婢女开口发问,称『胡为乎泥中』,跪着的婢女以『薄言往愬,逢彼之怒』之语对答。」

「原来如此。」夏侯玄小声应道:「臣此前并不知此典故。」

曹睿笑道:「所谓爱之深丶责之切,王子雍素常驳斥郑康成的学说。既然驳斥,那就务必要对郑康成异常了解。」

「这个典故还是昔日他告诉朕的。若论当今大魏谁对郑康成最熟悉,应当非他莫属了。」

王肃应道:「此事确实滑稽。」

「陛下,臣来开门。」

王肃书房并不甚大,四周都摆满了木架,几乎都被竹简塞满了,就连地上都成堆的码放着书籍。

「陛下见笑了。」王肃开口解释道:「家中确有别处藏书,但臣每次翻阅书籍之时,却总想着下次再看,长期以往书房与藏书房也差不多了。」

就在此时,书房里面传来了一句问候之声:

「是父亲回来了吗?」(本章完)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