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伶牙俐齿(1 / 2)

曹睿循着声音向内看了一眼,书房正中并无旁人,而在东侧有一小门,那句来自少女的悦耳问候,就是从门后传来的。

王肃面露尴尬之色:「陛下,书房内间之人是臣长女,唤作元姬。」

「臣女幼时便能读书,八岁通《诗》《论语》,如今将要十五岁了,她的才学比臣的寻常学生还要好些。因其喜好读书,臣也准了她随时入臣书房。」

曹睿从容点头:「朕看到方才王卿提到书房时犹豫了一下,应是不确定你家女公子是否在书房中吧?」

「陛下圣明。」王肃答道:「臣唤她出来觐见陛下。」

曹睿没有回答,也没阻拦,而是自顾自的坐到了书房中的主位上去了。八名散骑也如同寻常一般分列于屋内两旁。

隐约听到王肃在内里嘱咐了几句后,王肃便领着女儿从内间出来。

「民女王元姬拜见陛下。」王元姬恭敬的大礼参拜。

「平身吧。」曹睿随意的挥了挥手。

王元姬怯生生的站了起来,微微低头,束手站到了自家父亲身后。

王肃面孔生得古板,与其父王朗仿佛,打眼一看就是那种标准的儒者形象。而王元姬却与王肃的风格不同,五官玲珑精致,眉眼柔和,虽未长开,但也能看出是一个美人坯子了。

「既然元姬也如王卿一般博学,就留在此处听朕与你一同说话吧。」曹睿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王卿坐吧。」

「遵旨。」王肃应道。

此时王肃府中的书房之内,曹睿坐在桌案后宛如主人,王肃小心的坐在椅边上,王元姬束手侍立在父亲身侧,而八名散骑在书房两旁。

曹睿缓缓说道:「王卿,朕今日与散骑侍郎们从北宫步行而来,路上和逌问了朕一个问题。」

「子期,与王卿重复一遍。」

「遵旨。」和逌又朝王肃拱了拱手:「王公,在下所问之事乃是与大魏各地刺史相关……」

方才在经过铜驼大街时,和逌问的慌张,可眼下却变得从容了许多。随着和逌逻辑清晰的介绍之后,王肃的脸色肉眼可见的又严肃了起来。

曹睿笑道:「朕当时告诉子期此事朕无法解决。王卿有法子解决吗?」

王肃应道:「连陛下都无法,臣亦无法。」

由于不是直接向皇帝提问,和逌的胆子也大了些:「还望王公点拨一二。」

「陛下?」王肃带着询问的目光,朝着皇帝看了一眼。

「由你来说吧,朕歇一歇。」曹睿挥了挥手。

王肃也不再犹豫:「子期,你今日所问之事,一为当今各州刺史缺乏朝廷监察,二为各地刺史掌握行政之权,是也不是?」

「是。在下所问就是这两项。」和逌答道。

王肃又看向了夏侯玄:「我先问太初一句,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

夏侯玄不敢怠慢,沉思了许久之后,拱手回复道:「王公,若论及寻常之人,在下相信人性本善。但若论及治政之事,应以法家之道为主丶儒家义理为辅。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当以荀子人性本恶来论。」

「今日臣便解惑吧。」王肃轻笑一声,似在对皇帝说话,又紧接着问向夏侯玄:「既然人性本恶,刺史制度又是如何因为人性而逐渐停滞的呢?」

夏侯玄也是博学善识丶心思玲珑之人,没耽误很久便开口应道:

「郡县官员贪鄙无能或者治政不善,朝廷派出刺史巡抚地方,以求纠正。刺史只纠错而不能助力,郡县官员长久以来必然生怨,以致刺史巡视效力渐小,朝廷为了避免这种州郡自发的抵抗,便要增加刺史之权。」

「长此以往,刺史愈加权重,官属人员也愈来愈多,最终获得地方实权,成为一种新的治政官属,位居郡县之上。而如今的大魏则是在朝廷的层面之上,承认了刺史权责的变化,故而刺史权力愈发增大。」

王肃笑道:「太初所言是从朝廷与州郡二元的角度来论,但从这一点来说,还能再引伸出许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