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节(2 / 2)

这里,洒满了温暖得令人昏昏欲睡的阳光,以及——

“冯·霍姆海恩·帕拉塞尔苏斯所执教的课程将暂停一个月。此段期间,关于他的魔术课程先暂停教学。”

这张附带时钟塔署名的通知单,似乎是不久前张贴在公布栏上了。

“老师是跑出去做什么了吗?”

“不知道啊,这不应该啊,老师的性格应该不会什么都不说就离开的。”

“该不会是因为老师先前于和世俗的医学组织起了冲突的原因吧.....很难想象一向谦婉持重的他不知道为什么一定不让步,那帮人的死活关我们什么事呢。”

“我听说被他因此被人诅咒为‘疯子’.....”

“算了,去上别的老师的课了,无所谓了。”

虽然这份公告让没有来得及上课的学生们大受震撼,但并未对协会有什么意见,也并没有在意帕拉塞尔苏斯以后会怎么样,他们仅仅只是单纯觉得浪费了那么多时间很浪费就是了。

当这些学生们吵吵嚷嚷地经过走廊时,却在不经意间看到了驻足看着公告的银发少年。

原本吵闹的学生们顿时安静了下来,或许是为了避免打扰到这个人。

说起来时钟塔的学生对钟塔的讲师,往往是畏惧大于尊敬,有君主头衔者尤甚,就连以亲切着称的创造科君主,也恐怕不会受到如此热爱。

而对于银发少年而言,现在这样仿佛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僭

这无关魔术与神秘,仿佛站在那里就自然而然的给在场众人带来发自内心的温暖,因此,学生们不分男女都早早对他产生了一种感觉自己和他会‘相处的非常好’这样的预感。

当实在是有人想要和他打招呼时,他也会友善的回应,从他身上感受不到半点架子。

等到所有学生都离开后,银发少年这才转身离开。

不久之后,一栋红白色的建筑映入他的眼帘。

第一眼看上去,非常的奇怪,因为有好几层纠缠在一块儿的爬山虎和茂盛的杂草,砖墙四处龟裂,给人一种只要有风吹过,砖瓦碎片就会哗啦啦地掉下来。

很难想象,在魔术协会的地盘会有这样的房子,除非居住者有喜欢古老的想法,不然基本不可能会是这样。

“帕拉塞尔苏斯,你又做什么了。”

在银发少年一脚把布下魔术的大门踢开后,坐在窗前的男子端坐在木椅上,手中捧着方才合上的书,侧过头来看着门口的人,有点温柔地微笑。

“我还以为会是法政科的人来了。”

帕拉塞尔苏斯只是轻松地站了起来,拍了拍略微皱起的白大褂。

“虽然还没到那种地步,但要是真的来了,你要做好最糟糕的准备....算了,想必以你的性格也只会坐以待毙,不会反抗。”

“是那样吗,或许是吧。”

男人脸上依旧是如沐春风的微笑,望向眼前的只有十五岁的银发少年。

“话说回来,你要找的东西有眉目了吗?法维亚。”

198:万物之子与苏格兰的吸血事件(4k5)

法维亚,正是诺维亚来到十六世纪的英格兰之后,所命名的名字。

而这一次虽然和罗马与匈人时期一样是孤儿出身,但是并未被人所收养。

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吧,自中世纪末期开始,欧洲出现接二连三的灾乱,英法百年战争从1337年到1453年,近乎百年时光中战火荼毒欧洲平民百姓,加上十四世纪初的农作歉收、大饥荒,以及黑死病在1337年到1350年之间流行,欧洲基本上常年都是动荡不安的状态。

这样的不稳定一直延续到十六世纪,这自然会让欧洲的人们对于被抛弃的遗弃子习以为常,在动乱之下,连保护自己都无比困难,在这样的时代里,谁还有余力去帮助对自身毫无作用的孩子呢。

至于圣堂教会原本负责收养孤儿的修道院,早就因为教会分裂之后种种事件自顾不暇了。

早在1054年,由于新教会的核心是东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但由于法理原因导致罗马教皇才是无可争议的核心,于是随着时间推移双方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自然就会分成两大阵营。

最终,在重建了六百年之后,双方终于展开了最后的对峙。

那时的君士坦丁堡牧首决心要做东方的教宗,处心积虑的要做一个无法挽回的分裂。

他当众把罗马教皇送来的诏书烧毁,以诺维亚正统的基督教会唯一的代表自居,于是东方的一切便随他而去了。

随后,罗马教皇和君士坦丁堡牧首互相开除对方的教籍,标志着圣堂教会内部的教会正式分裂为罗马公教(天主教)和希腊正教(东正教)。

史称弥格耳分裂。

要是仅仅如此,倒也还不至于让教会在欧洲的领导地位以及威严衰弱,无非就是类如亦如当年罗马帝国分裂一样分成两部分罢了,然而就在三百年之后,也就是十四世纪,发生了两件让教会颜面扫光的事情。

一是在公元1309年到1376年教会被掳的耻辱,在公元1303年,法国人和时钟塔三大贵族联合欧洲各地的魔术师全副武装突袭了罗马教廷的会议大厅,直接将罗马教皇囚禁在法国的阿维农地区。

此后的七名教皇皆为法国人,且因教廷所在地为法兰西王国的阿维农地区,所以这一段时间的‘罗马教廷’也被称之为‘阿维农之囚’,这无疑是致敬了昔日的‘巴比伦之囚’这一事件。

直到最后一任教皇主动将教廷迁回梵蒂冈结束了教廷亚维农时代,然而在本人死前就已经选出意大利人接任教皇,但随着他的死亡,由法国籍占多数的枢机主教却自行重选出法国人在亚维农宣告为教皇。

这就导致了第二件事,罗马教会长期的大分裂。

在天主教会大分裂期间,天主教会同时有两个教皇对峙甚至三个教皇鼎立的分裂局面。

最终在持续了四十年后,在1414年,经再次召开的大公会议召开确定了唯一的教皇,这才结束了天主教会的分裂。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