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小聚(2 / 2)

如果是处往上,就了,问就是不知道,就是知道也特么不敢说。

再往上嘛,更是超出了唐植桐能接触的范围,无从得知,想必是四菜一汤。

12月26日,星期二,给佟旺送鱼的日子。

唐植桐依旧是那个点往回走,但由于路面结冰,骑的并不快。

唐植桐专门为佟旺准备了个小本本,每次送完鱼都会找机会记上一笔。

不能少了,否则佟旺不愿意,也不能多了,省的给佟旺留下自己货很多的印象。

第一批鱼还差着50斤,今儿就全给了,再额外给10斤。

六九就开始暖和了,鱼虾容易变质,剩下的290斤争取五九之前送完。

瞧瞧这为客户考虑的劲儿,唐植桐差点给自己个五星好评。

来到钟鼓楼这边,唐植桐依旧没有进去打招呼的意思。

佟旺准备的麻袋够用,唐植桐打算后续都不见了,反正自己也不差钱了,不值得再去冒险。

再一次把鱼虾“扔”进院子,唐植桐就颠儿了,回财务科还得做工资表,前两天发了煤,发工资的时候得扣出来。

墨迹到下班,唐植桐收拾好东西下班,先去花市的小酒馆打酒。

何佩兰的小酒馆不算大,有六七张桌子,哪怕坐满也就小三十个人。

酒馆里没有座无虚席,但人也不算少,大多是拼桌,每个人面前都摆了一个小酒壶、一个酒盅,个人喝个人的。

有的点了个小菜,四分钱一块腐乳,一分钱两根的疙瘩条,有的则是干喝。

能点的起菜的大部分是附近有家底的老酒腻子,或者工厂里下班后的青年工人。

哪怕是拼桌,也无法拉远人与人的距离,大家都热络的聊着天,有的在聊附近的奇闻异事,有的在说小道消息,更有甚至操着一口地道的京腔趁着酒劲发泄着心里的不满。

总有几个老青皮嘛,何老板忙活着自己的,装作听不见,这年头又不是《茶馆》时的乱世,谈个国事是正常的,极少有人因此被如何如何,除非跟粪霸似的激起了民愤。

年轻人可能因为有稳定工作的缘故,心里没那么多牢骚,哪怕是有家有口,但现在家里事务大多是媳妇在家操持,也不用辅导孩子功课,下班后有大把的时间能跟朋友坐下来闲聊几句。

聊的除了工作外,大多是隐晦的荤段子,每当朋友et到痒痒处时,都会发出一阵哄笑。

小酒馆里充斥着酒气、烟气、笑声,颇有一丝世外桃源的意思。

何佩兰的小酒馆依旧是延续了老做派,来者都是客,只要打酒,无论喝多久,都不会往外赶人,这也许是个人酒馆比合营或国营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吧。

“何姐,来斤二锅头,不过得借您个瓶子用。”唐植桐进门后跟何佩兰打了个招呼。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