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迁都之议(2 / 2)

他们所争的,反倒是应该迁到哪里去才好。

没等朱棣一锤定江山,郑赐的一句发言,振聋发了同僚们的聩:

“争什么争啊?月前陛下就命户部批了银子、工部出人,姚广孝早带着钱和人,去北平选址了...”

一语惊醒梦中人,百官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陛下早就定了,询问他们不过是走个过场罢了。

有些刚刚经历刘观一案,惊魂尚未定的官员,开始怀疑这是不是陛下设下的套,就为看看他们是不是听话,是不是忠心?

顺便再砍几个脑瓜子,为新都打打地基祭祭旗?

这些人下朝回家之后,思前想后总觉得不踏实,赶紧连夜起草奏疏,表示热烈拥护永乐大帝的迁都工作。

迁都是积极的,是向上的,是应该为万民欢呼簇拥的...

相较于官场的暗流涌动,民间反对的声音反而更加激烈。

毕竟好好的天子脚下百姓,咋一下子就成了乡下人啦?

以后跟三姑六婆还咋吹牛逼,还怎么抬起鼻孔看人?

民怨沸腾了好些日子,但朱棣仿佛听不到、看不见,一意孤行。

直到半个月后,朝廷忽然下了一道旨意,皇榜贴满天下——

即日起,应天府正式更名为南京,同时迁都之后,南京亦设六部,协助朝廷管理南方。

南京一应职司俱全,与北方齐平,无分高低。

但这个消息传到苏谨耳朵里的时候,只是嗤笑一声:“齐平个鸟哦,怕用不了几年,南京朝廷就得变成养老的地方喽。”

朱棣搞出这么多大动作,苏谨却表现出一副漠不关心的模样。

对于迁都的事情,虽然他没有明确反对,但也谈不上赞成。

在他看来,等铁路网在全国铺设完毕后,京城在哪里并不是个很大的问题。

要保大明边疆无忧,最好的办法不是迁都,而是建设海军。

只要战舰巡航之处,那便是华夏的海疆!

如今他要做的,就是让大明海疆无忧。

“去月港。”

苏谨虽然是龙溪县令,但他几乎没在龙溪待过一天。

一来是媳妇、儿子、姑娘都在海澄,他才懒得挪窝,二来嘛...

龙溪属漳州附郭县,他这个国公住在那里,漳州知府还怎么干活?

他每天还不得早请安、晚汇报,堂堂一个知府天天往县衙跑?

苏谨才懒得每天支应他,索性避开。

至于龙溪县的工作,则是被童福山全权代劳了...

谁让这小子精力旺盛的让人省不下心?

既然他精力那么旺盛,那就能者多劳,除了他道御史的工作以外,顺手帮为师也干干活吧。

临了还不忘叮嘱他一句:“别忘了你还是个御史,要是自己做错事情,就自己去弹自己吧。”

无语的童福山又不敢惹师父,默默承受了这份本不属于他的工作。

但苏谨对他也算知人善用。

童福山原本是布政使,治理地方本就轻车熟路,县令的活也是手到擒来。

可唯独漳州知府郁了闷了。

国公刚走,又来了个他的学生。

最可气的,这小子原本还是布政使,官也比自己大。

他好好在这当着知府,哪知道来的人一个比一个脑袋大,惹又惹不起,躲又躲不开,气煞人也...最新网址:m.bayizww.la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