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媒体记者们并没有挖到宝龙的黑料,也没有找到黑宝龙的地方。
即使他们试图站在道德制高点来批判宝龙,也被保安队长给怼了回去。
宝龙公司方面当然知道这些记者中肯定有收了钱来黑他们的人,也作出了回应。
林凡通过评车网与宝龙公司官网,晒出了盛世C9,在宝龙公司派出的研发工程师的帮助下,到了试车阶段的数据,甚至连盛世C9成车的效果图也一并发了出来。
盛世C9项目有宝龙公司参与,当然也有知情权,更有公布权。
晒出这些数据与图片,并不涉及商业机密方面的问题。
做为好兄弟的张远,直接把这篇报道挂到了首页置顶位置,并发表了评论。
一时之间,带偏的网络风向又回到了有利于宝龙一方。
“支持林总的做法,商人不赚钱,怎么养活公司员工。”
“别拿同是民族车企说事,不赚钱的情怀不叫情怀,叫娇情。”
“宝龙公司的几款上市车型全都卖得那么火爆,他
“国内车企花了多少钱搞自有品牌都没成功,怎么到了了?”
“更重要的是花了那么多钱都没搞出自有品牌,了试车阶段。”
......
网上有利于宝龙的言论,很快就传到了田广成与沃尔顿那边。
按照沃尔顿的计划,就是利用渔轮来抹黑宝龙公司,引发民众对洪旗集团的不满,为田广成接受洪旗盛世C9项目铺平道路。
但显然失败了。
田广成脸色很不好看:“沃尔顿先生,看来你的第二步计划,引导渔轮这事没有凑效啊,反而给宝龙涨了一波声势。”
沃尔顿刚开始时也是恼怒的,但随即平复了下来:“不得不说,那个林凡还是很狡猾的,但这只是开始。”
见沃尔顿胸有成竹的样子,田广成带着一丝讥讽的语气说道:“不知道沃尔顿先生又要耍什么花招?”
虽然沃尔顿在帮助自己,但在田广成心里,对这个外国佬没有多少好感,他不喜欢被人当棋子的感觉。
沃尔顿并不在意田广成的嘲讽,反而觉得自己像古代军师般在运筹唯握,颇有高人之姿。
再说双方是相互利用关系,只要能够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他并不在意这些细节问题。
沃尔顿笑了笑:“田,你放心,钟对宝龙,抹黑林凡只是顺手而为罢了,我的计划依然很完美,事态并没有脱离我的掌控。”
于是,网上又有“神秘的知情人士”爆料:
【国姿部专家组经过细致的研讨之后,做出了评估结果。】
【洪旗集团前后斥40亿巨资打造盛世C9,到目前为止,仍处于试车阶段。】
此消息一出,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
并很快有媒体在第一时间发声,对这样的结果表示痛心疾首。
紧随而来的是各种对洪旗这个老字号的各种失望,以及难以接受。
各种各样的论调在各大新闻媒体上狂刷屠版,总的说来,就一个意思。
40个亿!40个亿啊!40个亿就这么个结果。
有这个钱,你就是买国外整车技术都能造出新车了啊。
而且,后续的整车目录,整车测试,能不能过审还两说呢。
一时之间,各种对于监管职能与洪旗研发水平的质疑声层出不穷。
各种言论与猜疑,各种推波助澜之下,将洪旗与相关部门推到了风口浪尖。
......
经过几天的渔轮推动,在各种唱衰洪旗与盛世C9项的情况下,事件发生了一些非常微妙的变化。
之前有几个看着吕昌盛倒下,又看到盛世C9到了试车阶段,有几位车企老总主动请缨,有接受盛世C9项目的想法。
甚至还有两个老总私底下约见过林凡,表达出善意。
如果他们接手盛世C9项目,宝龙公司会不会继续对该项目提供技术支持。
林凡当然是无所谓的,他跟吕昌盛签下的合约是确保盛世C9成功下线,所以之前的合约依然有效。
但在这些渔轮压力之下,这些老总们纷纷放弃了这个捡现成儿的想法,都不想踏足这个泥潭,面对如朝水般的闲言碎语。
以至于领导们主动上门,找这些老总门商谈接手盛世C9项目的时候,他们都是以“能力有~~限”、“难以胜任”为由推辞掉了。
开玩笑,现在是什么时候,洪旗出了这么大事,监管部门肯定要加强监督,渔轮方向肯定会紧盯,一个不小心,就会重蹈吕昌盛覆辙的风险,谁愿意参和进来。
这时,田广成站了出来,主动请缨,并立下军令状,保证在两个月内,让盛世C9下线。
谁都知道,在市场换技术的浪潮中,真正做出令国人欣慰的成绩,除了广旗集团外,就是伊旗集团了。
广旗集团与三菱合资,最终摆脱三菱控制,研发出传奇SUV这款取得市场认可的车型。
伊旗集团与大众合作,推出的数款A、B级车型更是霸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所以伊旗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伊旗接管盛世C9项目也能被民众所接受。
于是,一切水到渠成,田广成兼任洪旗集团总经理,接管盛世C9项目。
田广成新官上任三把火。
立即对洪旗进行资产拆分与重组。
对研发中心与生产部门进行优化。
同时,在人事上也做了非常大的变动。
对许多原洪旗员工进行裁员或调任。
将伊旗的得力干将补充了进来。
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中最令人瞩目与引发争议的莫过于:
原项目经理伍新年被裁员。
原研发中心主管程工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