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二章 东巡大计(1 / 2)

最新网址:m.bayizww.la至于会不会养成地头蛇,然后尾大不掉,对此嬴政并不怕。

终究是人走茶凉,他们已经没有权力了,小事儿靠面子还好说,大事儿就不可能了。

再者说,各地当地怎么都会有大族,尤其是不受控制的,既然如此,还不如是换成这些与国同休的。

而且也没那么容易成患,距离权力中枢太远,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事,他们的子孙大部分可都还在神都发展呢。

天高皇帝远,在乱世是一件好事,但是在帝国初定,天下太平时期,距离权力中枢越远,就越脆弱。辛苦拼搏的一切,在那天上人的一句话,就可能全都改名易姓了。

他们在神都的国公府邸也都保留着呢,全都留给他们子孙,他们子孙又不会回老家,要么在各地发展,要么在神都发展,回去的都是不成器的,等这些老臣人去了,也成不了什么大的隐患。

这些老臣最多快了几年,慢了十几年,必然一个不剩了。

他们去了以后没有合格的接班人,根本不可能经营好地方,权力的经营,中间是不允许有时间空档的,权力从来不会真空。

有出息的子孙在神都,以后要么世世代代都住在神都,神都成为他们老家。要么也是等到年老才回老家,那时候还要重新建设,怎么都问题不大。

最后说句最难听的,这些老臣想要盘踞地方,也不过是靠自己曾经的名望,以及在中央存在的威望和关系,他们自己本身已经没有权力了。

想要钳制他们也是简单,给地方官员下一道密旨就够了,甚至只需要透点风就够了,只要地方官员不怕他们,有的是办法限制他们。

让他们回老家,本质上还是为了让他们镇守一方,天下毕竟还是刚刚一统,总有些历史残留存在。嬴政也有交代他们,建设地方,教化百姓,监督百官行政。

算是把他们最后一点价值也全都压榨了。

不过这对大家都好。

双赢双赢,皆大欢喜。

这十几位老臣的离去,也给朝堂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空白,足以让嬴政再平衡一下朝堂势力,并且这些新上来的,虽说年龄也不算小了,但是相比蔡泽尉缭他们终究还是年轻多了。

做事情相对精力更足,也更想做出一些成就,干劲和动力也更足一些,同样还没有这些老臣们那么高的威望,更好操控,对于嬴政的制约也会更小。

这一波,嬴政又是赢麻。

与此同时,嬴政也在筹备另一件重要的事。

那就是——东巡。

当然,是明年,也就是始皇帝三年东巡。

这事太重要了。

宣扬威德,展示权威,震慑地方,加强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强化中央集权。

同样要展示皇恩,笼络民心,调合各地文化差异,泰山封禅,推行新的信仰和祭祀,促进融合。

顺带考察地方吏治,以及考察行政区划是否合理,进行适当调整。

这是东巡的根本目的,这一趟,雷霆雨露要都有,既要有威严,也要有恩德。

这一趟的规模是必须要极具威严的,这就意味着规模不能小,也就是说一趟下来所耗不菲,这不是仓促间可以做的事,必须提前准备。

只有今年准备好,才能明年出发。

物资筹备,地方接待,道路基建,建筑建设,还有赏赐地方,这些都是大问题。

这个钱是必须要花的,但是不能乱花,也不能给地方和朝廷财政带来太大的压力,代价如果太大,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这一趟是为了巩固统治,展示威严与恩德,可不是为了搞得民怨沸腾,动摇统治。

嬴政目前还没有被权力冲昏头脑。

他站在太极宫的最高处,俯瞰着整个神都城,月光洒在他身上,勾勒出他高大的身影。

他现在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拥有着无人可以比拟的声望,但是这两者都是动态的,能长也能减。

这可不是随便浪费的东西。

嬴政现在太清楚自己的权力有多大了,大到了只要一个最普通的命令,到了下面就是如同一座山一样压着所有人。

为君做主二十二载,横扫六国,一统六合,西控大漠,北收胡奴,成就始皇帝至尊至贵之位。

嬴政早就已经成为了权力本身,一个不小心,他的意志就会被放大十倍百倍的执行。

这是很可怕的事情,越是这样,越要小心控制,否则就会反过来成为权力的傀儡,拖着无数人一同走向毁灭。

最要防着的就是下面某些心怀不轨之人,扛着龙旗反龙旗。

自古以来,在中央朝廷还有强大力量的时候,下面官吏士绅阴谋对抗上面,从来就不是光明正大、明火执仗的对着干,那是找死。

若只是消极化对待,那还算好的。

在封建独裁社会的背景下,最绝的就是‘加倍之’、‘扩大之’、‘深度(duo)之’、‘大赞之’。

这四条全是伪装成绝对忠诚的绝对不忠诚。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