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节(2 / 2)

再例如,一些家长在收入增长后开始重视起孩子的教育问题。

还比如, 一小部分假日得到提升的工人们开始筹划游山玩水,旅游业同样有待开发。

璃月在这些方面的市场几乎都还是一片空白,各位能够吃下多少,就全凭本事了。”

甘雨按照自己的观察结果与理解,开始向这些前来抗议的商人们作出自己的解释。

一鲸落而万物生。

八大家族在生活必需品领域的收入与把控下降,人们的收入增长,购买柴米油盐酱醋茶等生活必需品的花销下降,空闲出来的收入除了储蓄,也开始流向其他的领域。

此时的璃月港内,当真可以用万物竞发,勃勃生机来形容。

只是这个回答仍然不能让他们满意。

“甘雨大人,道理我们都懂,可是,要开拓新的市场,我们也是需要人力的,现在的人力成本如此高昂,有‘限涨令’在,我们开拓再多的新市场也填补不上啊。”

其中的一人指出了这其中的一个漏洞。

“您多虑了,“限涨令”是针对过去已有的产品限制其未来的涨幅,对于一些过去没有的产品,自然也不会有涨价这一说。

而且‘限涨令’主要限制物价,诸如服务这类难以量化的产品,我们也是没有办法做太大限制的。”

对啊!

光忙着讨论七星态度上的问题了,把“限涨令”自身的局限性都给忘了。

他们来此也不是单纯地抗议这个“限涨令”,单是如此的话,他们有的是办法绕过去。

比如同样一批大米,加一个精包装,随便找些什么唬头翻一番,他们以前就做过。

总之办法多的是。

他们来抗议的是“限涨令”背后七星的态度。

绕过“限涨令”这一纸文件容易,但是得罪了七星事情就不好办了。

现在的话,七星的态度则是明确了下来。

基础物品想涨价就不要想了,巧立名目也不行,七星会盯着。

但是他们可以开拓些改善性的消费,

比如他们新开一家戏园,满足那些泥腿子们听戏的想法,随便搞些什么把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抬高。

原先一首戏曲倘若收费五千摩拉,那么现在就收七千。

理由是改善了听戏环境,增加了服务支出,虽然实际上可能只给每人多上了一杯水。

再比如开辟一条新的旅游路线,他们可以找个借口,像是什么地带危险需要护卫,或者金牌向导一类的,多收取些费用。

而且,还可以暗中营造些舆论氛围什么的,制造一些收费高昂的、不必要,但是又让人觉得必要的花销。

等到把人们消费的习惯培养成,口味养叼了,说不准,不光可以把亏空赚回来,还会再把璃月港内人们的储蓄也掏出来一部分。

第63章 内卷之下无赢家,这里,痛!

甘雨的话几乎可以称得上是明示了。

前来抗议的人们也不再多纠结这个问题。

客套了几句就纷纷离开了。

离开月海亭,事实上,这几家之间已经算得上是握手言和了。

能够联合起来前来月海亭抗议本身就是言和的一种默契了。

他们也不能再无节制的投入下去了。

七星们做出这么一系列动作,让他们刹车的意思也表露的很明显了。

分开前,彼此之间互相透了个底,哪一家要往什么方向发展。

随后,冷静下来的几家开始重新计算起他们的投入产出。

这一次是计入了新收益的计算方式。

拿到数据的他们惊讶的发现,原来这些他们瞧不上的,花里胡哨的东西,零零总总的加起来的话,带来的利润貌似也不少呢?

最终,在权衡了各方利弊后,几家纷纷制定了一个自己的上线。

不论如何,这个上线就是他们的上限了。

不然就真要亏了。

咦?

他们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

我们这边连番竞价,节节攀升,最后排名还得是按照几家的硬实力来分。

和之前各家看自己的“最佳性价比方案”得出的排名压根没有什么区别。

而现在,虽然每家的投入涨了一大截,但是排名最后没有变化,他们能够吃下的份额也没有变化。

大家都投入了,就等于大家都没投入。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