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1 / 2)

包括凝光在内,此前也确实因为的失败而不再将目光放在这上面。

至于其他的一些问题,在凝光看来都不叫问题。

比如说纸币材质的问题。

璃月的造纸技术还是不错的,符合耐磨、遇水不易坏等要求的纸材还是不少的。

再比如说纸币便于造假的问题。

嗯。这确实是个问题。

但是也不是没有解决的方法。

用璃月独有的原材料生产,控制原材料流通,控制制造工艺,使用独家的染色技艺。

而且纸币,还可以印制编号。

虽然不一定能彻底杜绝,尤其是面对愚人众这种技术发达的组织,但是只要低于一定的数量就不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

严格把控好源头就行。

至于推广,以及人们的接受度问题,凝光倒是不很担心的。

她心里已经有了想法。

那就是逐步降低摩拉的货币属性,减少摩拉的流通。

璃月作为提瓦特的商业中心,如果璃月境内只允许流通璃月发行的纸币呢?

如果璃月商家都只接收纸币,而不接受摩拉呢?

她自信可以做到这一点。

当人们体验过不必随身携带沉甸甸的摩拉之后,是会选择纸币还是摩拉?

而且除此以外,纸币是与摩拉挂钩,可以自由兑换摩拉,还由与璃月的信誉做担保。

最大限度消除人们的心里疑虑。

他们只需要确定与摩拉的兑换比例问题。

还有像什么损毁这类的……可以等一会其他人来了一起商量商量。

其次是银行本身的问题。

还有北国银行可能会进行不正当竞争的问题。

操作起来很方便。

璃月本地有,那就去璃月以外的地方。

在璃月以外的地方拿着足够多的纸币兑换摩拉,兑换到当地属于璃月的银行的摩拉被兑空为之。

应对方法的话,嗯……

凝光想了想可行的对策。

倒是也好说。

大额兑换预约制。

还可以加上兑换手续费一类的款项,填补损失。

最关键的问题在于,银行该如何盈利。

又是利息又是运输的,还有人力成本也是不小的一比支出,银行该怎么盈利?

翻过一页,继续往下看去。

后面就是些具体的运作手段。

在江明的印象里银行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定位,依靠投资、贷款这类的运作。

比如有个项目很不错,但是商会或者什么人没钱去做,那么银行出钱,对方去办,双方约定好投资占比,办成了产生收益双方分成。

又比如,比如璃月要修一条路,但是没钱,那么就事先估算这条路的价值,如果合适,那就找银行借钱修。

修好了以后拿这条路产生的收益连本带利的还钱。

或者其他的什么收益比较直观的项目,还可以干脆让银行参与到分成。

还有投资入股这一类的玩法,又或者是什么其他的东西。

比如说房地产。

银行的运作,江明基本上把自己知道的都给写出来了。

凝光看着这些内容,确实点播到了她,但是没那么惊艳。

里面的很多东西,实际上,璃月已经有了原型的存在。

只不过不是由银行这样专业的金融机构来完成,而是家族与家族之间,商会与商会,或者其他的什么组织之间。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