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不对,十分有九分不对,之前须佐之男的记忆里面,我好像看到了一些眼熟的东西。”
武寻风一边想着一边来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开始重新浏览起须佐之男后半段的记忆。
这段记忆主要是,须佐之男进入那神秘未知神国过后所看到的一切事物。
武寻风之前的注意力完全不在其他的杂事上面,所以根本没怎么注意这段记忆里面的细节。
而等安排完所有事情过后,武寻风是越想越觉得哪里不对劲,然后他就突然想到了这一茬。
当武寻风再次仔细翻看这段记忆时也是有些惊奇的发现。
自己之前确实漏掉了一些相当不得了的细节信息,怪不得他之前觉得眼熟呢。
“这是道家的法纹,这些壁画,还有这些建筑风格,都是华夏古代的风格,这个失落的神国和华夏神话有关系啊。”
武寻风反复观摩着其中的记忆,然后发出了一连串有惊呼声,这不怪武寻风。
主要是里面蕴含的信息量过于庞大了,让武寻风有点反应不过来。
因为根据众神世界神国的设定,这个未知失落的神国里面出现了华夏神话的风格。
也就代表着这里很有可能就是之前华夏神话的神国,这其中蕴含的信息量就已经无比庞大了。
更别提如今这个神国还失落了,这个失落的神国后续又何去何从?
这一连串的信息又构成了新的疑问,所以武寻风会有这种反应并不奇怪。
毕竟他穿越之前也是华夏人,面对来自自己真正母国的神话线索,武寻风确实会额外关注一点。
“看来有机会的话,真的得去众神的世界看一看了,那里应该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再确定自己没猜错,这个情报完全属实过后,武寻风也是默默做了一个决定。
不过这个时候的武寻风可没有精力和心情去研究这些事情,毕竟他现在都还面对着众神世界的潜在威胁。
不把这个威胁解除的话,武寻风是没什么心情去探秘其他什么东西的。
不过武寻风还是仔细反复观看了一下须佐之男的记忆。
他想猜测这是华夏无数神话中的哪一个神话,和哪一位大神有关。
华夏的神话是很复杂的,正统的华夏神话其实根本就不是什么被后世整合的洪荒之类的小说作品。
真正的远古神话,是大多数人根本就不了解的东西,这主要也和华夏人民的性格有关。
第195章 其他被入侵的世界
只要稍微了解一点历史,知道一点古代人民对神的态度就能够清楚,华夏神话为何比较衰落和零散的原因。
之所以后世的洪荒小说,隐隐有了超越古代神话的知名度。
是因为洪荒的世界观是集合了无数华夏神话的,是一个超级融合怪。
而正统的华夏神话是像拼多多的碎片一样,东一块西一块的。
先不提道教本土正宗的三清了,除道教以外,其他杂七杂八的神话典籍就有数百部。
最让人耳熟能详的无非就是山海经、封神演义、东游记、西游记、南游记、北游记、搜神记这几个。
就来东皇太一来说吧,人家可不是洪荒里面先天太阳生灵。
东皇太一是《楚辞.九歌》这部华夏神话里面的创世之神。
还有帝俊,这也不是什么妖族妖帝,人家是山海经里面正儿八经的上古天帝。
以及最出名的盘古大神,其实算是一个小众信仰的神话创世神,它最先出自于《三五历纪》和《五运历年记》。
也就是到了近现代,洪荒的文学影响过于强大的原因,让所有绝大部分人都忘记了这些神明本该所处的位置。
因为不管是洪荒中哪一路出名的大神,在其原本的神话中,不是创世神就是仅次于创世神的存在,在洪荒中尊卑怎么可能分得那么清楚。
综上所述,整个华夏神话体系主打的就是一个散装。
主打的就是哪个神话哪个神明对人们有用,人们就喜欢信仰哪个。
这就是古代人们对神的态度,造成了华夏奇特的神话。
古代的先民相信人定胜天,所以神的地位其实一直都不是排在很靠前的位置,甚至还要在皇权之下。
而如果非要说华夏古代神换里面哪几位最强,那多半是三清祖师了。
要永远相信一点,带宗教性质的主神,包括真正的佛门还有一些外国的宗教神话,那都是被其信徒在无数年间打了无数个补丁的。
民间流传的神话和这些正统的宗教主神,在强度这方面根本没有可比性。
因为信徒无比崇拜神明的原因,所以他们会下意识的让自己的神明变得越来越完美。
变得越来越无所不能,甚至一些微小的细节都是被打上了补丁的。
而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只是被人当故事一样乐呵呵的说两句罢了。
没人会虔诚的去打什么补丁,就算打了其他人也不认,所以双方的强度根本不在一个档次。
所以武寻风才想知道须佐之男发现的那个神国,是华夏神话中的哪个散装神话。
因为武寻风是真的非常好奇,而且他更好奇的是,为什么那个神国没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