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银发少女走出马车回应了致意。
虽然背景就是王城建筑群的废墟画面,但坚强的人们已经重新打起精神,至少他们还有亲朋好友,这几十万人仍存在希望,比黄金更珍贵。所以现场十分喧嚣,充满活力。
最热情的莫过于贵族,被一份“名单”吓得魂不守舍的他们自然竭力讨好。
芙莉莲照例没直接回答,只是叮嘱快点扶持新王和御前内阁。
即便没拷问过魔族贤者也不妨碍她看透某些人,简单的魔力感知就能确定谁心里有鬼,起码曾经与魔族合作过了。
算了。
在两大新魔法上费了脑细胞的她懒得多思考条条框框,肯定有人比自己更懂局势:
莱曼将三人迎接至临时小屋。
才两天不见就顶了黑眼圈面露疲态,显然他经历了繁重的工作,不过那炯炯有神的瞳孔和自信的笑容代表事情应该顺利。
“芙莉莲会长,如你所说,我们正探讨新的国王人选。协会可以介入其中,按您的意见应该选谁?”
“什么时候我们协会讲话这么顶用了?”
“有分量的大贵族都死了,而剩下的则在争吵空置的位置怎么分。所以我稍微运作了一下,让协会当仲裁,何况您作为王国的保护者做出一些指导没人会反对不是吗?”
正说着他取出几份调查资料,正是目前仅存的王室成员的情报。
银发少女漫不经心的翻阅仿佛在菜单上筛选。
“就选这个公主,年纪小,成绩中庸,性格温和好控制,魔法天赋不错。其他要么参与反对魔法要么不干不净。”
“我也这么想,但会遭到其他几个皇子以及支持的贵族排斥。”
“你手上有阴谋证据吧?”
“当然。”
“就按你的说法运作,宫廷斗争我不太懂但一定全力支持你。”
芙莉莲一锤定音。
震动大陆中部的魔族篡夺事件后一个月。
期间魔法协会及周边国家源源不断派遣支援,加上芙莉莲的魔法以最快速修复王城,权当锻炼解放一丝上限后的魔法了,顺便与伏拉梅一起研究魔族的魔法。
两人无非换一个地方做学术,但给予的震慑力十足,让任何阴谋家都不敢造次。
何况莱曼已经调查出与魔族存在干系的势力,之前芙莉莲信口开河的“名单”成了现实。
但抓大放小才是艺术。
根据维恩的意见对扶持新王有利的贵族先保留惩罚,或利益交换,面对“勾结魔族”这么大一顶帽子他们总选择合作乃至臣服。
某种意义上讲两人算狐假虎威,全靠芙莉莲的战绩余威,付出了巨额利益交换的贵族颇有微词,觉得他们扯虎皮。
那又怎样?
精锐尽损的王国没资格与协会叫板。
而且在常人看来立下护国功勋的神代魔法使意见至关重要。
因此代行芙莉莲意志的两人行动很顺利,基本扫清了顽固的反对派。当然了,期间确实出现了一些不愉快的小插曲事件:
叛乱。
一些不甘心利益严重损失的贵族终究举起反旗。
然而他们的挣扎注定无果,又成了芙莉莲的一笔战功,不费吹灰之力就成了俘虏。对她而言强者才不容易控制输出不得不杀死,弱者随便拿捏,还不如留着叛军的命交给新国王。
她打着“陛下与御前内阁命令”旗号讨伐,自然将立威的机会给了迷宫王国新管理层。
年仅12岁的准女王还算聪慧。
虽然据说知道自己被推举为下一任国王时茫然了一整天,但真正交接工作起来还算麻利,不拖后腿就行。
安德六世在各方势力长达一个月的博弈中诞生。
拍板了。
该妥协的妥协,该交易的交易,该清算的清算。就这样局势逐渐平稳,对于王城的修复进入快车道,在废墟上搭建起顽强的建筑。
多亏芙莉莲强到夸张的魔法,不管漂浮,重力还是构建都手到擒来。
实际上她不需要多余的出手,仅仅每天工地里忙活就够吓人了,一己之力堪比一国禁卫军的威慑力,甚至有过之无不及,是奇迹行走地表的象征。
得益于久违的在现实长时间逗留并高强度使用魔法,让芙莉莲的掌控力更进一步。
自己变强了一些。
伏拉梅则是小队中最享受旅途本身的人。
各种大事件博弈犯不着让她这么提早的参与,除了日常的研究外就没什么事,不像3位长辈忙前忙后没休息。小孩子有不工作的特权,反而给了伏拉梅逛街的时间。
亲眼见证从废墟中重建的城市是一种幸福的事。
作为第一次长途旅行竟然经历了如此惊世骇俗的新闻,很有传奇感,绝对不亚于勇者们的事迹。
所以伏拉梅一整月都在兴奋中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