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突围(15)(2 / 2)

征战天下 白凝霜 3757 字 28天前

当然,这种车除贵族们乘坐,还用于战争,所以也称戎车。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战车数量的多少成为一个国家强弱的标志。然而,那个年代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路况,且不说后世那种一马平川的路,想找条不容易翻车的土路,都不是个容易的事情,谁会把宝贵的人力物力用到修路上呢?而且,车的材料和工艺也一般,车子其实安全性可靠性并不是太好。

即便是在名城大邑,当时最好的路也不过是较平整的土路,更多的路难免坑坑洼洼,车轮子都是木头的,车轮子和地面就是硬碰硬。于是,车跑得越快,颠簸得就越厉害,而且飞起的尘土也就越多,乘车的人不怎么好受。还有个让人吐血的问题,就是根据礼法,乘车者俱是君子,不能隐匿行踪,所以车身大多是敝露的,因为要让外面的人看得见你。这样一来,对乘车人的仪容有很严格的要求,你要在车上保持端正的姿态,不能东倒西歪没个样,在颠簸还要保持乘坐的姿态,这对乘车人来说也是一种锻炼了。

不过这样一来,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行刺!能够坐牛车的人,肯定都是贵族官僚,这种人,如果有几个仇家,其实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连秦始皇都面对博lng一击呢!

但是你敞着车,那不是等于告诉仇人,冲着我招呼吗?因此后来事急从权,也就渐渐的给牛车加上了车篷了。

总体来说,牛车走的比较平稳,颠簸的也不算严重,扬起的尘土也少的多。再者,牛车即便是小车,相对来说,车厢也有点空间了,而且随着所谓的礼崩乐坏,牛车内的空间也越来越大,渐渐有人把食物等生活用品带了上去,而头一开,牛车上最后就什么都有了,有的达官贵人,甚至干脆出远门的时候就不下车了,吃喝拉撒都在里面。总之,坐牛车既有车篷,又对车厢加以围挡,人坐在里面,别人看不见,可以自由坐卧。也因此,牛车逐渐成为官员、贵族的代步工具。

但始终,王族,还是坚定的支持马车,不为别的,就因为,他们要和普通的贵族区分开来!

段业虽然一贯性傲气高,但是在这个时候,自己并不想生事,因此听见有人喊让道,他也吩咐赶车的亲卫刘六把车子挪了一下。

长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的地儿,就在于长安的路好!长安,怎么说也是多朝古都,历朝历代但凡定都于此的,其实寿命也都还算长,那样的话,当然也就需要下一些本钱!

修路是好事!要想富,在这个年代,那是多生孩子多修路!有了孩子,就有了人口,就有了劳动力,徭役和兵役以及税收,就有了着落。

有了徭役,就能修建城池,兴修水利,有了城池就能够形成统治心,有了水利工程,就能够灌溉农田,增加粮食。有了兵,自然不用说,就有了征战天下的本钱!有了赋税,也就有了该有的一切。

至于说修路那就更不必说,实在是真正的妙手。这个年代,最大的问题那就是交通不便,等到你怀孕的消息到了,人家孩子都打酱油了。

不是没有英明的帝王,更有很多聪明人看到了修路的好处,如果你没有修路,就只有两个原因,要么你在位时间太短,来不及修路,要么,就是你没钱。

修路可是需要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的,一般的王朝可是搞不起。可是恰好,以长安做首都的,是汉朝!汉朝就干得起!

长安,就有别的地方没有的青石大路,而且终日有人清扫,牛车战马行人走起路,都各得其所!

只是那马车很快近了,段业从车窗探出头去,却是看见,那车子恰好是四匹马拉的,有两匹白马,两匹黄骢马!

段业当时就震惊了!

这里是有问题的!根据规定,唯有太子的马车可以使用两匹白马!可是当今天王苻宏年纪轻轻,根本就没有立太子啊!这是唱的哪一出?

但是很快,段业嘴角一弯,笑了,因为,他知道,这马车里坐的是谁了。

这里所说以前对牛车的轻视,是指东汉期以前,牛车都被视为低级别的车辆。据《史记》记载,西汉刚建立时,因为多年战争的原因,马匹奇缺,皇帝出行都找不到四匹毛色相同的马拉车,一些官员被迫委屈乘牛车。东汉初年,牛车不被重视的局面仍没有改变,汉章帝时,有一位太守因为乘牛车出行,被视为是“有损国典”,竟然受到降级处分。从东汉末年起,随着牛车“身价”的提高,其装置也有了变化,制造的也就比较讲究了,车厢里安置了凭几等物,使乘车者能够较舒服的自由坐卧。通过这辆北齐时期的陶牛车,我们可以欣赏到改制后的牛车“容貌”。

据记载,当年有的大官不仅坐牛车,还亲自拿着鞭子驱赶牛车,如同今天一些人开私家汽车一样,官员过了把赶车瘾。对于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架车,更多的是感受了化的沉淀和历史的源远流长。

看无广告,全字无错首发,看——n,您的最佳选择!

找,请在百度搜索书名+看——更多更好无错全字首发,尽在|看|||。

最新网址:m.bayizww.la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