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可以从宏观视角,体会一下赤轮二星门战役的战略意图。
罗南就这样安抚自己,最终按捺住了这份专属于精神侧的冲动,老老实实地继续做那些已经颇有些枯燥的重复的维护工作。
时间就在这样的紧张且枯燥的节奏中快速流过。
大约是在与指挥部恢复联系后的第三十个小时,新的指令终于到达。
仍然不出咸竹的预料,正是有关空投备件箱事宜。
罗南保持低调,任由咸竹与指挥部那边交涉,而那边说话的也已经不是卢安德爵士。
为了节省宝贵的通信资源,那边长话短说,公事公办,只简单告知有关备件箱空投的时间,可能发生的情况,要求7号观察站这边做好接应准备。
咸竹也爽利应下,连个磕绊都无。
然而等到通讯结束,他立刻就找罗南来吹嘘:怎么样,我的判断没错吧?就看他们空投的备件箱规模,往后400个小时都是少的。
罗南已经到手了有关物资清单,看上面准
备发来的设备,眉头直皱。
这里面不只是有他们现在最缺少的专用机芯,还包括了一系列已经进行了初步培植的基建模块。看样子,主要就是用在接收塔和转化器之上,能源池也能分到些……真要全部到手,差不多能把这几处重建个两三遍。
天渊帝国的后勤保障能力,看上去相当给力。
可这种给力背后,却是吃力的预期。
事实上,按照与物资清单同步发来的任务表,如果这一批备件能够顺利到达并接收,未来几十个小时,他们必须在保持7号观察站节点功能的前提下,对接收塔和转化器的主要构件行替换安装。
新版本的构件,明显经过了强化改
进,为的就是能够以更强大的接收能力、发送功率以及高负荷状态,维持更长的时间。
按照咸竹的原话就是:指挥部的用心昭然若揭。
罗南沉吟估算,一时没有回应。
咸竹却没有那么容易放过他:罗南尉官,作为一级????????????????参谋,课件什么的也学习了好久,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罗南并没有拒绝。
他这段时间闷着头学习、模拟、验证,有些话在心里也憋得厉害。
故而,在短暂的思索之后,他先做了一个推断:目前小行星上,其他几个观察站的进展应该仍然不太理想,指挥部貌似不太指望那边,开始往咱们头顶上加担子。
咸竹嗯了一声:下行的轴心构形灵波还包括这方面的情报?
猜的。
罗南十几个小时的学习和模拟,起码让他思路清晰,口齿无碍:咱们7号站附近构形烙印已经层层叠叠几百轮,形成了规模,进入正向循环。域外种最近都不太喜欢往这边来了,然而我方的对地支援攻击频率并没有降低,有些灵波构形的传导,也是这个目的。显然这颗小行星上的域外种密度、强度还在……间接证明其他地方情况不太妙。
咸竹平淡回应:事实上,除了咱们以外,还能再勉强坚持的就只剩下3号站了。
罗南记得咸竹提起过这个站点:他们好像短暂成功发送过,但是又失败了。
中间还有两次,但也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咸竹音调毫无起伏,到现在这个阶段,再怎么折腾意义也不大了,之所以还在那里挣扎,倒有一半儿都是在给咱们分担压力,这个道理你要晓得。
罗南微微一窒,但很快就道:战舰、基地和人员承载节点。
能说出来这一句就证明你没白学。
然而还有下一句。
罗南轻声道:节点要服从于框架……咸竹尉官,我是说,有没有一种可能:咱们这个节点也只是临时性的?
本来就是临时性的。要是永久型的,还用这么吃劲儿?
罗南摇摇头:我是说,我们坚守40个小时也好,后面可能的400多个小时也罢,或许也是为了给小行星带这片区域的大框架的支点切换打个掩护?
咸竹哦了一声:这不是明摆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