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夏看了一下, 确实是她替老头子申请的号。
“没错,是我爸。他最近迷上了炒股,我跟他说你比较资深。他这是要找你请教呢。”
“真的是伯父啊。请教不敢当, 共同探讨。”
黎夏纯是懒得费时间给老头子扫盲,这才把他推给了老乔。
乔猛呢, 也乐得继续和黎夏多保持联系啊。再怎么说,他一年起码在黎夏公司卖出三十台电脑, 一百多台收银机啊。
而且黎夏的收银机, 第一批眼瞅着这一年半载的估计就要报废了。
就算是以旧换新,他也能大赚一笔的。
于是黎会计就开始了每天盯大盘的日子。大伯和三叔周一到周五过来和他一起盯。
然后就在黎夏家吃午饭、午休,下午继续。
弄得大伯母和三婶都无语极了。
大伯母哭笑不得地道:“这幸亏夏夏家里请了两个人专门做饭、收拾, 又不在意那点菜钱。不然你们这天天跑过去成什么了?”
“那大不了给她交伙食费嘛。我也就凑热闹, 不然这退休了多无聊啊!”
大伯倒是没有炒股。他也是手头闲钱很多的人。
但他看到过明哥大把亏钱, 最后好不容易守到回本赶紧抛了。
所以, 他就是跟着看个热闹。
然后大盘收盘,老哥仨就远程和乔猛音频。毕竟有些东西不是光靠看书就能懂的。
当然, 乔猛也是得闲才会给他们三位扫盲、科普。
不过他也给三位老爷子说了, “三位老叔,中国的A股其实不怎么符合经济规律的。不然大学教金融的老师个个都能是股神。但事实上, 他们炒股基本都是赔钱。真要说符合经济规律,美股倒是好得多。不过炒美股开户太麻烦了, 而且也有个准入门槛。三位老叔炒着玩的话,那就还是A股吧。”
但是看了一个星期,股价每天涨涨跌跌、基本横盘。
老哥仨的热情就没那么高涨了。首先就是大伯不过来了, 明哥的电脑让物流的司机给他带到了北京。
他也去邮电局拉了根网线,自己看上了。然后抽了个时间让黎会计带他去开户。
两人叫上司机,把家里的奔驰开上。全程都是VIP待遇, 成了营业部一景。
三叔渐渐也不每天过来了。他还得坐公交车,好在中间不用倒车。
这天黎夏去看了快装修完的门店回来,黎会计对她道:“夏夏,你大伯换股了。”
黎夏挑眉,“换什么了?”
“换了个名字他熟的,泸州老窖。”
没错,四川的,而且经常喝,是挺熟的。
黎夏倒是有点佩服大伯选股的运气,这也是大牛股啊。
当然,牛也是用时间来奠定的,得长期放着!放它个二十年。到时候势必赚个盘满钵满。
就拿黎会计如今这三万多来说,他要是一直守得住,到时候也要暴涨的。
后来有人统计过,96年买入格力一直持股到最高峰,那差不多是如今价格的240倍回报。
97年买入大概是120倍。
黎会计这三万多一直放着不动,能到400万。就是三叔也能拿到40万。
毕竟这年头能拿3万多出来炒股的人真的凤毛麟角。
怪不得后来有新闻说谁谁谁把股票账户搞忘了,十年后找回来了里头余额高达500万啊。
泸州老窖也是差不多的涨幅。
不过,也不是每种股票都能放一二十年涨一两百倍的。
格力股份和泸州老窖可都是A股这三十年的十大牛股之一!
格力股份是黎夏知道后来的事,知道到2006年左右都会横盘,而且几乎年年分红。算在最划算的股份了。
守住了回报可观。
泸州老窖是大伯看到满屏的股票,就这个他比较熟。他跟着感觉走选的。
黎夏也没吭声,随便他们三个老爷子炒着玩吧。
不过她觉得他们多半守不住二十年!
“我想过了。你三叔那个钱啊,到他要拿回去的时候,要是涨了我就给他,跌了我就退他3700。他也是异想天开,还想涨个多少倍,一夜暴富。也不知道在哪听人说了什么。”
黎夏笑,“行,那你等着他自己要卖的时候退给他吧。”
“那当然等他自己开口吧。不然回头跌了,我好心给他贴够本退给他。回头又涨了他不还得怨我啊?你的店什么时候开业?”
黎夏道:“儿童节!爸,你给我算一下,我得卖多少钱才能保本。”
王蕾只租了一个门店,因为200万也只够开一家三级门店。
黎会计点头,“租金多少?”
“2000平,一个月5万。”